本文整理心理咨询概论的重要知识点。
第六章 心理咨询概论知识点整理
第一节 概述
第一单元 咨询心理学的简史与现状
学术背景(可能性、内部关键因素)
大卫(1907):对学生进行行为指导。
第二单元 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
1.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定义
心理咨询师是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,遵循心理学原则,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,帮助求助者解除
心理咨询作为一种职业的内容,包括:
(1)心理学的一般知识、心理咨询临床操作的相关知识;
(2)只能是
(3)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
咨询关系是求和帮的关系 只能是解决心理问题或者由心理问题引发的行为问题或者躯体症状
2.心理咨询的操作定义
朱智贤主编的《心理学大词典》定义心理咨询范围包括:(1)轻度的心理失常 (2)属于机能性的心理失常
狭义的心理咨询:主要是指具备心理学理论指导和技术应用的临床干预措施。
第三单元 心理咨询师的基本条件
一、心理咨询师应有的思维方式与态度
1.唯物主义观点
咨询心理学是一门科学,在咨询工作中,必须坚持唯物主义观点,反对一切迷信、巫术。
2.普遍联系的观点
(1)
(2)
(3)
3.限制性观点
- 从服务对象来看,他只能服务于来访者;
- 从服务内容方面来看,只能是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、情绪感受、认识等方面的问题。
- 一周一次、每次50-60分钟;
- 咨询结束,咨询关系终止。
- 咨询师的工作要以有助于求助者的成长为最终目的,不能借机满足自身的欲望或好奇心,不能与求助者建立除咨访关系之外的其他关系;
- 咨询师对求助者的关心,只能限制在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方面,不能有意无意涉及其他问题。
- 心理咨询目标只能锁定求助者的心理问题;
对咨询效果的预期,既不能过分保守,也不能冒进,必须按实际情况做出比较恰当的评估 。
4.历史-逻辑-现实相统一的发展观
(1)有无个人史原因;
(2)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来访者,同时相信
5.中立性态度
(1)心理咨询的中立性态度是指,咨询师从求助者的角度出发了解求助者的问题,对求助者的困惑与处境
(2)中立性的态度可以保证咨询师
(3)咨询师的中立性态度可以增强求助对自己的信任感,
二、心理咨询师应具备的条件
1.良好的品格
做一个尊重生命、热爱生活的人,做一个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人。
2.自我修复和觉察的能力
(1)对负面信息的心理“自洁”能力;
(2)对自身冲突的心理“隔离”能力;
(3)心理状态的相对“稳定”能力。即平衡自身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生活难题的能力(“进得去、出得来”:要及时转换频道, 要善于保护自己)。
3.善于容纳他人
只有善于容纳他人,才能营造和谐的咨询关系和安全、自由的咨询气氛,才能接纳各种求助者和求助者的各类问题。
4.有强烈的责任心
对求助者负责,面对求助者,不能因自己的言行,使求助者感到“雪上加霜”。同时,咨询师应对求助者真诚相待,不能夸大心理咨询的作用,欺骗求助者。当自己能力有限,不能对求助者提供帮助时,应向求助者说明,并转诊。
5.自知之明
清楚自己的优、缺点,知道自己的能力限度。
第四单元 我国心理咨询的历史、现状与展望
第二节 历史上的几种理论观点
第一单元 精神分析理论观点
精神分析理论观点:创始人弗洛伊德(奥地利)。
1.分区观点
- 意识
- 前意识
- 潜意识(无意识)
- 由于弗洛伊德
十分强调深层的潜意识 对人类心理的作用,所以,又把他的理论称作 “深层心理学”
2.结构观点
- 本我——遵循快乐原则
本我是人格的基本结构,是人格中的一个永存的成分。 - 自我——遵循现实原则
- 超我——遵循道德原则
3.动力学观点
精神分析的核心内容:
4.发展观点
弗洛伊德理论的
(1)
(2)
(3)
(4)
(5)
5.适应观点
两种基本应对方式:变相宣泄、自我保存本能。
当
第二单元 行为主义理论观点
行为主义把可观察、可测量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。
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先驱,当属巴甫洛夫和桑代克。
1.桑代克的理论观点
使用观察记录饿猫走出迷笼的方法,提出了“
2.华生的理论观点
行为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加以控制的,他不认为遗传因素起重要作用。
主张心理学要成为一门科学,必须摒弃一切主观内省,不能将知觉或意识作为研究对象,而代之以行为。
3.托尔曼的理论观点
新行为主义托尔曼提出中间变量的概念,即刺激和反应之间存在一个中间变量。
4.斯金纳的理论观点
A是控制变量,也叫第三变量(
人的行为大都决定于先前行为的后果,而先前行为的后果起到激励的作用,这就是强化的作用,后果不同,强化的性质也不同。
5.班杜拉的理论观点
班杜拉提出“社会学习理论”,也称“模仿学习理论”。
三个重要概念:
(1)
(2)
(3)行为自控,人们可以调节、控制自己的行为 而不是被外界左右。
6.行为治疗的 7 个步骤
(1)对靶行为进行功能性分析
(2)对靶行为严重程度的标定
(3)靶行为矫正目标的制定
(4)制定并实施干预计划,
(5)
(6)
(7)检验阶段。如有靶行为复发,可给予辅助性处理
7.行为治疗的主要方法
1、系统脱敏
2、模仿学习
3、自我管理技术
4、角色扮演
5、自信心训练
6、厌恶疗法
7、强化法
8、认知-行为疗法
8.行为治疗的六个特点
(2)以可观察的行为作为评价治疗效果的标准,这种行为可以是外显的,也可以是内隐的
(3)依据实验研究,从中引申出假设和治疗技术;
(4)用尽量客观的、操作的术语描述治疗程序,
(5)精心发现靶行为,并认真选择测量行为改变的方法;
(6)对于每个求助者,咨询师根据其问题和本人的有关情况,采用适当的经典条件作用、操作性条件作用、模拟学习或其他行为治疗技术。
第三单元 认知心理学观点
第四单元 存在-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咨询心理学中的理论观点
人本主义泛指一种思想体系,它主要
人性:人作为一个类,其自身与其他动物相区别的质的规定性人的三种基本属性:
(2)精神属性
(3)社会属性
第三节 心理咨询的对象、任务、分类和一般程序
第一单元 心理咨询的对象、任务
1.心理咨询的对象
(1)精神正常,但遇到了与心理有关的现实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群,这类咨询叫
(2)精神正常,但心理健康水平较低,产生心理障碍导致无法正常学习、工作、生活并请求帮助的人群,这类咨询叫做
(3)特殊对象,即
2.心理咨询的任务
心理咨询的目的是
心理咨询的任务,
(1)认识自己的内外世界
(2)了解和改变不合理的信念
(3)学会面对现实和应对现实
(4)使求助者学会理解他人
(5)使求助者正确认识自我
(6)协助求助者建构合理的行为模式
3.学会面对现实和应对现实
人对现实事件的反应,大致有三类:感性反应、理性反应、悟性反应。
(1)
(2)理性反应是用概念和事物之间的客观逻辑去反应外部事物,这是
(3)
第二单元 心理咨询的分类和一般程序
按时程分类:
(2)中程心理咨询(1-3个月)
(3)长期心理咨询(3个月以上)
第四节 常用的咨询取向和方法
第一单元 心理动力学取向
一、常用的咨询取向和方法
1.心理咨询在临床上整合取向的4层含义
(1)整合身体、情感、认知、情境和行为系统,建构了一种多维度的关系框架,这个框架可以针对每一个个案进行重新建构
(2)各种心理咨询学派理论和技术的整合
(3)强调个人和职业的整合
(4)研究和实践的整合
2.心理咨询整合理论意义和现实影响体现在4个方面
(1)心理咨询的整合性在实践层面促进心理学概念的兼容和关联沟通
(2)
(3)心理咨询整合在现阶段
(4)心理咨询目的的整合
二、心理动力学取向
1.概述
2.基本概念与假设
人的行为是从继承来的本能和生物驱力中产生的,而且试图解决个人需要和社会要求之间的冲突。
3.心理动力学咨询中基本的咨询作用原理
潜意识是
意识是
自我既有在意识中的部分,也有在潜意识的部分。
自我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意义。
4.主要技术和工具
第二单元 行为主义取向
一、概述
行为主义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:
(2)
(3)
二、学科背景
社会背景、哲学背景、自然科学背景、心理学背景。
三、常用方法
1.系统脱敏法
又称,交互抑制法,
操作过程:
2.模仿法
建立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之上的一种咨询方法, 认为, 人有很多复杂的行为, 必须通过观摩、示范或学习, 通过模仿才能获得
示范法:
(1)
(2)
(3)
(4)
(5)
3.认知-行为疗法
着眼点放在来访者非功能性的认知问题上。
认知行为咨询(简称 CBT)有
(1)人们的思想和信念对他们的适应不良行为有作用
(2)通过改变人的信念、态度或思维,便能改变他们的适应不良行为
第三单元 人本主义取向
1.概述
人本主义以人为中心,指出人应承认自己的存在,摒弃研究人的问题行为,转而
2.基本假设
来访者是自己最好的专家,他们可以找到解决自己问题的方法。
咨询师的任务不是改变来访者,而是
3.咨询技术
真诚、共情、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接受。
4.对咨询师的要求
态度第一、技术其次。
第四单元 其他取向和方法
一、 完形疗法
完形疗法由弗雷里克·皮尔斯博士创立,又称格式塔疗法。
完形疗法的理论有三个主要来源:
完型治疗的目标是促使个体的成长和成熟,帮助来访者增强觉察能力和接触能力,通过觉察了解环境,了解自我,接纳自我,达到人格统整。
1.理论要点
(1)人都有能力处理好自己的事情,心理咨询的中心任务是帮助来访者充分认识到自我在
(2)人应该将精神集中在
(3)使人积极面对生活。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手段,就是帮助他
2.主要概念
(1)人性观:“重新拥有”个人曾经否定的部分
(2)
(3)
(4)逃避:人们用来避免面对未完成事件、避免去体验未竟情境所引发的不愉快情绪所使用的工具
(5)接触:我们与环境接触时,改变就无可避免的发生了
(6)能量:可以表现为身体某些部位的紧张
3.咨询目标
完形疗法的基本目标在于
4.治疗技术
二、催眠疗法
1.催眠疗法
是指用催眠的方法使求治者的
2.催眠的方法与治疗步骤
(1)
(2)
(3)
(4)
(5)
正面积极性暗示必须遵循的 6 条准则:
正面而积极的语调、简单的句子、可相信的、可衡量的、使用现在式、可报酬的。
例:从现在开始,每天早上 7 点,我会慢跑 20 分钟并觉得身体健康和强壮。
3.催眠状态下的反应
(1)外在表现:眼睛闭上而眼皮闪动,
(2)内在反应:活动的意愿降低,时间扭曲,声音的淡出和淡入,感觉轻松自在,感觉飘浮,感觉自己不存在,记忆遗忘,想象力增强,记忆力增强。
4.催眠的用途
(1)
(2)躯体化障碍
(3)心理生理障碍
(4)协助治疗某些心身疾病
(5)应激相关障碍
(6)潜能开发
5.注意事项
催眠疗法具有